新奧集團劉敏:準確把握互聯網本質是推動能源互聯網落地關鍵
2016-12-11 10:53:42
摘要:新奧集團副總裁、新奧智能能源公司總裁劉敏表示,圍繞國家的發展導向,準確把握能源互聯網的本質屬性,并以此為指引,形成切實可行的模式,是產業界推動能源互聯網實效落地的關鍵。

新奧集團副總裁、新奧智能能源公司總裁劉敏
能源新聞網訊 2016年12月10日,“2016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在京召開。新奧集團副總裁、新奧智能能源公司總裁劉敏表示,圍繞國家的發展導向,準確把握能源互聯網的本質屬性,并以此為指引,形成切實可行的模式,是產業界推動能源互聯網實效落地的關鍵。劉敏認為能源互聯網應該同消費互聯網有本質性的區別。既有共性,也有差異,能源互聯網應該兼具三個方面的特征,首先擁有互聯網的特征,第二個特征應該是產業互聯網的特征,第三個方面的特征是能源產業的特性。
以下為劉敏演講文字實錄: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能源互聯網的本質屬性,以及泛能網的產業實踐。
我的分享內容分三個部分,第一個是能源核心問題,以及國家的解決導向,第二個是能源互聯網的本質屬性,第三個是泛能網的產業實踐。
關于能源系統的問題,應該說行業里面的專家有很多種不同的觀點,那么從我們自身對這個產業的實踐來看,能源結構和系統效率,我們認為是能源系統的兩大核心問題。伴隨能源結構調整的強力推進,系統效率的問題會更加的凸顯。那么這里面我們列出了能源系統效率最關鍵的三個指標,大家非常熟悉的,經常談論的能源綜合效率,普遍不到40%,第二個指標,是能源設施的投資,就是說我們提出了5%對30%-35%,就是說為了滿足我們每年極端氣候的那種調峰的利用,大概不到5%。但是我們為了滿足5%的會增加我們能源設施的投資達到30%以上。
第三個指標,很多人并不是特別的關注恰恰是我們在能源互聯網的時代,釋放價值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能源設施的利用率的指標。
我們也非常感謝國家能源局2013年非常有幸的參與到國家能源局的安排,就是兩省三市的這個城市的調研,我們通過這個調研以后總結出我們國內的普遍的能源設施利用率的水平,大概占到了80%,只有18到百分之四十幾的利用率,這個利用率間接的說互聯網時代里面潛在的釋放價值的空間非常大,導致這些指標,目前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動因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豎井的發展,就是說我們的氣、電、熱各自為戰。不同能源間的協同互補,轉換價值得不到充分的釋放,基本設施重復建設,大馬拉小車。第二個維度是孤島的運作,就是一對一的獨立功能形態普遍存在。我們要建一個,必須要配套相應的功能系統,能源設施對固有的用能特性,效用難以充分的發揮,分布式能源受限,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正在能源革命為宏觀指引,以發展互聯網為核心的支點,以能源體制變革為關鍵的支撐,強力的推進能源轉型,我們理解其主要的宗旨,是要綜合的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新體制,提升系統的效率,釋放經濟性,平抑甚至是超越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轉型所付出的代價,并行實現能源的清潔,高效、經濟、安全的目標。
圍繞國家的發展導向,準確把握能源互聯網的本質屬性,并以此為指引,形成切實可行的模式,是產業界推動能源互聯網實效落地的關鍵。我們認為能源互聯網應該同消費互聯網有本質性的區別。既有共性,也有差異,能源互聯網應該兼具三個方面的特征,首先擁有互聯網的特征,互聯網的特征最主要的是要挖掘虛擬的價值,釋放效率的空間,向我們大家所熟知的Uber、Airbnb,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設施的虛擬化,提供設施的利用率。我們所熟知的淘寶網就是場景的虛擬化,提升交易的效率。
那么能源互聯網兼具的第二個特征應該是產業互聯網的特征,產業互聯網最重要的特征體現在兩個維度,一個是互聯加物聯,第二個是數量加上體量,就是大家消費互聯網里面更多的是關注數量,那么產業互聯網里面,不僅要關注數量,還要關注體量。
第三個方面的特征是能源產業的特性,能源產業的特性首先體現在核、源、儲實時的平衡,另外是多品類加多品位,多能轉化,梯級利用,最主要是實現系統的能量效率并重。歸納起來我們的互聯網是兼顧這兩者。重點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結構化的調整基礎設施,以分布式能源加儲能為主要的依托,實現多能的融合,全利用,高度的融性,第二是重構需供關系,通過三網融合,雙流合一,我們物聯網、能源網,互聯網三網融合,雙流合是客戶信息流和能源流合一,平臺依托,需供互動,實現能源設施的虛擬化運營,輻射多主體,破解孤島運作的問題。通過系統效率的提升帶動多重問題的解決,構建清潔、高效、經濟、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
新奧基于能源互聯網的本質的認識,形成了獨特的泛能網發展模式,應該說是行之有效能源互聯網的解決方案,泛能網應該是以為用戶提供多能互補的這種解決方案為切入利用信息化和氣、電、熱、水等物理網搭建互聯互通的泛能網,形成以儲能為支撐,多能源調動,互聯網共享的新生態,實現能源清潔、高效,經濟安全的目標,具有以下的最重要的五個方面的特征。第一個是多種能源的深度融合,第二個是設施的互聯和互通,第三個是需供的充分互動,第四個是實時調動交易,第五個是儲能的技術支撐。
那么,泛能網的商業模式,應該說關于能源互聯網落地過程中的商業模式應該是大家關注的重點,我們探索出來的能源互聯網的思維模式,或者說泛能網的思維模式,應該是典型的共享經濟的模式。他同國家的十三五發展理念高度的契合,他的核心是要依托平臺,統籌需求側,功能側兩個池子。這個打破一對一的供能關系,進行動態的資源配置。優化需供關系,圍繞用戶的個性化的需求充分釋放產能成本低,高競爭力的基礎設施的價值,幫資產所有者開源,幫用戶節流,實現多方供應。
這種商業模式的落地,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最重要的特征,一個是能源設施的所有權和運營權,或者是說使用權分離,第二個是需供重構,動態鏈接最優匹配。第三是要釋放潛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那么這種商業模式落地以后,會帶來的效用最重要的兩個指標,第一個是大幅度提升能源設施的利用率,根據我們的探索實踐,我們在我們現有的能源設施的利用率的基礎上,應該會提升50%以上。那么第二種最重要的指標,也是說會落地在經濟性方面的指標,能源設施的投資規模,會降低30%以上,這個指標是根據大概這么一個量級,十平方公里,大概是20多億的這么一個投資規模,如果按照這樣的商業模式落地以后應該降低六個億,一百億個規模會降低30億以上。
那么新奧基于多個項目的探索實踐,形成的貫通、縱向、橫向的泛能網落地模式,綜合效應持續釋放,這里面的縱向主要是規劃牽引,逐級擴展,形成了泛能微網泛能區域網和城市泛能網的發展態勢,那么橫向主要是要基于應用場景,我們的落地過程中針對區域型,比如說我們會面臨增存混合型園區和城市區塊,還有存量改造升級園區和城市區塊,也有新園區和城區和單體系統和我們已建成的高效分布式能源的項目,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我們形成了不同的應用模式,像我們的增存混合型的區塊會采用增量輻射,整體升級的模式,我們新園區和城市會采用泛能規劃牽引的網絡疊代的模式。
下面我重點講兩個案例。第一個是增存混合型的園區和城區,是增量輻射,整體升級的模式,這是我們的南方開發區正在實施的項目,總體的面積將近有33平方公里,應該說存在工業、商業、住宅等多種業態,符合互補性好,需要產業擴量升級,房地產大量發展,存在大量的新增的能源需求,數據中心等產業存在綠色發展的訴求,燃煤退出以燃煤鍋爐供暖為主,能源價格高,政府的財政補貼壓力大。我們采用這個模式以后依托新增用能主體,發展高效的分布式系統,拓展發展區域網,滿足區域多主體的能源需求。
通過負荷的優化以及設施的集約,設施共享,降低整體的投資規模,以及客戶的用能費用,像我們這里的五號區塊,就屬于數據中心的區塊,經過了整體上優化以后,他同時可以利用季節型的負荷互補,設施共享,同步解決一百萬平米的建筑清潔能源的冬季供熱的問題,環境溫度低以后我們數據中心要求的能量在冬夏是不一樣的,同時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政府的投資補貼。
那么,第二個是我們的新園區,我們這個時候采用泛能規劃、疊代的網絡疊代模式,這是我們的生態園,這個區塊是一個新建的區域,11.6平方公里,規劃工業、商業、居民等多種業態,從起步區逐步的發展,定位高端、生態、低碳、發展訴求強烈。那么針對這種全新的生態園區,我們采用的模式,開展泛能規劃,使這個能源規劃從產業規劃和城市的控規深度融合,優化產業和建筑的空間布局,為負荷的互補奠定基礎。
匹配園區近中遠期的負荷增長,基于場景的分析、疊代新增的規模,適宜的高效分布式能源系統,互聯互通,協同供能,實現高效用能源的持續提升,能源系統的投資規模大幅度的降低,目前這個系統的萬元GDP的能耗只為中國的三分之一,接近德、日等世界的先進水平。
能源互聯網的商業模式的落地,或者說泛能網的商業模式落地需要有核心的技術和產品來支撐。應該說依托我們自身的產業實踐,持續的積累,并集合全球的領先技術。我們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泛能網的技術以及產品體系,并持續快速的疊代升級,有力支撐能源互聯網的需求,這個技術體系主要是涵蓋兩個維度,一個是核心技術層,一個是技術中樞層,核心技術層里面的核心技術涵蓋了站網融合技術,負荷優化技術,量化篩選技術,管網優化技術,核心產品是用供能一體化泛能能效平原,泛能管家和低成本的儲能產品,智慧中樞需要有負荷牽引曲線,這個精準度超過85%,還有多維尋優動態匹配的技術,這里面要支撐我們的經濟模式,節能模式和綠能模式,符合模式的落地。經濟模式就是要追求成本最優,節能模式就是要追求能效最低,綠能模式就是要追求排放最優,負荷模式應該是我們網里面可能會同時存在經濟模式和節能需求,以及綠能需求。
隨著我們國家的電力改革的進一步放開,這個平臺還要適應未來的實時,高速的發展需求,要涵蓋實施高速的智慧交易技術,支撐15分鐘級的交易頻度和用戶的智能下單,還有智能的調峰機會和發展規劃的方針等等。
對于能源互聯網的產業展望,我們展望未來,未來這個產業的發展動力主要是基于三個維度,第一個是技術創新,第二是模式創新,第三個是體制放開。近中期的產業前景就是基礎設施規?;纳?,主要體現在產能的多元化,負荷的柔性化,儲能的規?;?,網絡的融合化,遠期產業向高階演進,涵蓋虛擬交易,大數據的綜合服務,綠色金融,主要是要進一步挖掘虛擬的價值,釋放效率的空間的作用,進一步釋放。
新奧作為一個持續創新型的企業,將一如既往的緊密圍繞著國家的發展導向,持續創新實踐,深化產業合作,同產業鏈,助力走向實效發展能源互聯網,助力能源革命,謝謝大家。(能源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