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投行對中國的光伏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的興趣,正在發生變化。在近日晶科能源控股股東20億減持套現中,排名第一的接盤者赫然是摩根士丹
國際投行對中國的光伏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的興趣,正在發生變化。
在近日晶科能源控股股東20億減持套現中,排名第一的接盤者赫然是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摩”),且受讓金額高達5.49億元,占到了其總減持金額的近三成。
無獨有偶。
在此前愛旭股份35億定增中,也出現了大摩的身影,且認購金額也達到了2.7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從時間上看,二者距離的也很近,不足一周時間。
簡單匯總,這意味著在較短的時間內,大摩在兩家光伏企業的投資金額達到了8億元。
就中報來看,無論是晶科能源,還是愛旭股份中,在其前十大股東中,均未出現過大摩的身影。
不過,經過此次受讓后,大摩可能將進入晶科能源前十大股東行列。
數據還顯示,在上述兩家企業的投資中,除了大摩外,其他境外投資者還包括UBSAG。
至此,下一步的問題是,為何包括大摩在內的國外投資者突然對中國的光伏制造業企業產生了興趣?
從行業屬性來看,正如本文開頭所說,二者均屬于光伏制造業企業。
而就行業地位來看,晶科能源是TOPCon電池組件的龍頭企業,且具有先發優勢。
同理,愛旭股份目前則主打BC電池、組件,也屬于先發企業。
換而言之,二者均屬其領域內的龍頭企業。
從基本面來看,二者雖然均在虧損,但就第二季度的數據,環比上有所減少。
數據顯示,晶科能源第二季度的收入為179.88億元,同比增長29.94%;歸母凈利潤上,較第一季度的虧損則增加了1.3億元。
不過,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環比上,虧損額則減少了5.58億元。
愛旭股份上,雖然其收入的環比增幅沒有晶科能源那么高,僅為4.21%。但就凈利潤上,該公司在第二季度已經扭虧為盈。
從市場行情上來看,晶科能源目前的股價處于較低水平,大概又回到了6月末時的狀態。
整體上來看,該公司的股價在今年2月份曾創出階段新高,但其后開始調整,并在6月末跌到了新低,其后則有所反彈。
簡單對比,大摩此次接盤的價格仍然要低于晶科能源當前的股價,這意味著其并未出現浮虧。
不過,與晶科能源相比,愛旭股份當前的價格并非底部。
就行情而言,在2025年4月份,其股價出現階段性低價后,其后則開始上漲,累計漲幅已經達到了70%。
而就限售來看,無論是晶科能源,還是愛旭股份,其此次股份的持有者的限售日期均為6個月,也意味著將到明年3月份才能解禁。
從時間節點而言,距離2025年年報的結束日期還有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屆時的情形可能會稍微有點復雜,大摩的眼光究竟能否經得起考驗,可能只能在年報上見分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