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考慮到時效性,季度環比數據能更好得預測一個企業未來的經營趨勢。根據電易匯的不完全統計,與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有16家企業的收入
如果考慮到時效性,季度環比數據能更好得預測一個企業未來的經營趨勢。
根據電易匯的不完全統計,與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有16家企業的收入出現了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為大全能源,達到了37.93%。緊隨其后的還包括歐晶科技、首航新能、*ST云網、晶盛機電、合盛硅業、凱盛新能、通靈股份、福萊特、*ST金剛等。
進一步細分,在上述企業中,歐晶科技、首航新能、*ST云網的環比降幅均超過了或者接近30%。而晶盛機電、合盛硅業、凱盛新能、通靈股份、福萊特降幅均超過了10%。
而如果從行業角度劃分,上述環比出現下降的企業中,電池組件企業5家、設備企業3家、光伏玻璃企業兩家。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在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包括工業硅龍頭—合盛硅業、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及凱盛新能、單晶硅設備企業—晶盛機電、多晶硅企業—大全能源、硅片企業—弘元綠能、電池片企業—鈞達股份等。
不過,隨著產業鏈供需關系帶來的價格變化,這些曾經的龍頭企業的地位也已經在悄然發生改變。
進一步分析,如果結合上半年整體數據來看,大部分企業在第二季度的走勢大體與上半年吻合,即同比也處于下降趨勢,但也有三家企業比較例外,即金辰股份、*ST云網、*ST金剛,尤其是最后兩家企業,其同比出現了大幅增長。而季度環比收入的下降,預示著其未來的增長勢頭可能會發生改變。
盈利上,在上述16家中,除了福萊特之外,其他15家企業的歸母凈利潤環比也出現了下降。
詳細來看,與第一季度相比,在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下降較多的企業包括合盛硅業、晶盛機電、凱盛新能、弘元綠能、歐晶科技、連城數控、鈞達股份、億晶光電、大全能源、*ST金剛等。
而這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合盛硅業。
作為工業硅龍頭企業,該公司在第二季度收入下降15%的同時,還出現了6.57億元的虧損。而其在第一季度并沒有虧損,且歸母凈利潤為2.6億元,這意味著該公司第二季度的歸母凈利潤減少了9億元。
除了合盛硅業外,在第二季度同樣出現虧損的企業為9家。按照虧損額大小,依次為大全能源、凱盛新能、弘元綠能、鈞達股份、*ST金剛、億晶光電、歐晶科技、ST泉為、*ST云網。
整體來看,上述10家企業在上半年也均為虧損狀態,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在第二季度的盈利能力非但沒有好轉,且進一步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