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2015年底,全國重點區域及主要城市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初步建成,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向社會發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
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2015年底,全國重點區域及主要城市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初步建成,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向社會發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主要內容包括:重點區域未來5天形勢、?。▍^、市)未來3天形勢、重點城市未來24小時、48小時空氣質量預報,城市空氣質量指數范圍、空氣質量級別及首要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建議措施等。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全國31個?。▍^、市)、32個重點城市(包括27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已全面完成區域、?。▍^、市)級、市級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系統建設,全面開展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工作,通過全國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發布平臺系統實現全國聯網。為確保工作目標全面完成,環境保護部制定了《全國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實施方案》,加強頂層設計;召開了兩次全國預報工作會和一次全國預報現場會,及時掌握各地預測預報能力建設需求和工作進度,加強對地方環保部門的工作協調和業務指導;舉辦了三次全國空氣質量預報工作培訓班,有效提升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業務能力。
羅毅說,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實現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業務化并發布信息以來,環境保護部已組織完成APEC會議、中國-東盟峰會、全國兩會、南京青奧會、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大活動期間空氣質量監測預警與保障任務。2015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東北地區出現多次空氣重污染過程,各地環保部門準確預判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為空氣污染早期預警、科學評估提供了重要數據與技術支持;為各地啟動應急預案,加強區域聯防聯控、采取切實有效減排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空氣污染危害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公眾提供及時的健康指引和出行參考。
羅毅表示,下一步,環境保護部將認真總結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實施經驗,進一步完善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業務體系,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合作,加強預測預報能力建設和業務培訓,強化人才保障,進一步提高全國環保系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及時、準確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服務。(環保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