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首個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正式發布
2016-11-23 11:39:03
摘要:日前,由國際知名光伏企業英利綠色能源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支持下,《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正式對外發布實施。

能源新聞網訊:光伏企業清潔生產有了評價標準和量化指標,清潔生產水平一查便知。日前,由國際知名光伏企業英利綠色能源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支持下,聯合我國光伏代表企業共同編制的光伏行業首個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委員會、環境保護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聯合批準,正式對外發布實施。
據了解,該體系制定歷時三年,涵蓋了鑄錠、硅片、電池、組件等光伏生產關鍵環節,從生產工藝及設備指標、資源和能源消耗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產品特征指標和清潔生產管理指標等六個方面,建立起了一套針對光伏電池生產全面的綜合性指標,評價指標具有國際領先性,能夠客觀、有效地評價我國光伏企業清潔生產狀態,推動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等措施達到清潔生產先進水平,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和避免污染物的產生,加強廢物回收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我國光伏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行業標準建設是推動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已成為國際經濟、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光伏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正式發布,對指導我國光伏電池企業推廣清潔生產、提高節能減排、促進光伏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標準是世界通用的語言
相信普通民眾對標準、認證、評價體系等詞會感到陌生,但當提到“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3C認證”,多數人則會感到熟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認證標準是人們確認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的“定心丸”,是世界的“通用語言”??梢愿玫卮龠M世界互聯互通,更重要的它是保障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依據,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推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體系支撐。
作為全球化程度很高的綠色行業,中國光伏從一出生就在國際舞臺上與發達國家同臺競技,憑借創新驅動,實現中國引領,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保持領先水平的實體產業。此項指標體系的發布,正是中國光伏企業綠色擔當、主動作為的具體體現,用標準推動行業整體技術進步,將極大推動和規范光伏市場良性、清潔和健康發展。
用標準引領產業發展
“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一般而言,標準的制定者一定是這個領域的領導者,具備絕對的市場競爭力能力和話語權。據悉,英利綠色能源是全球領先的光伏產品提供商,始終以生產老百姓用得起的綠色電力為宗旨,自2013年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項目以來,主動無條件為行業樹立清潔生產標桿。截止目前,已有超過17吉瓦的英利太陽能光伏產品為各類用戶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平均每年可發電200億度,超過北京市2014年全年的居民用電量。每年預計能夠為全球減少1000多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停駛200多萬輛小型汽車或植樹5億棵。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氣候與能源項目聯合署理總監陳欣表示:“此次《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發布,是由行業協會與企業自主推動清潔生產政策出臺,具有示范性意義。WWF碳減排先鋒項目的目標之一,就是推動更多的行業領軍企業參與氣候能源事務,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市場、行業及政策走向產生積極的影響。”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主任高東峰認為:“光伏電池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對于光伏行業綠色轉型、做大做強將發揮重要的意義,希望行業以此標準發布為契機,加快工藝和產品的綠色化改進,努力做大中國光伏行業的國際綠色引領。”

創新驅動企業“走出去”
“得標準者得天下。”這句話揭示了標準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如今,中國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日益增強,由中國提出和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逐年增加。依托“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標準”成為“世界標準”,包括高鐵、核能、太陽能光伏等在內的中國高端制造業正在迅速擴展世界市場,中國行業標準正在成為世界標準。
英利首席技術官宋登元表示,該評價指標體系設置了光伏電池行業國際領先清潔生產的指標等級,企業達到這個指標后,太陽電池生產能耗將降低20%,COD產生量和氮氧化合物產生量均降低了14%,必將推動光伏綠色制造的深入發展,把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理念推廣到整個光伏行業。
英利積極踐行企業責任和企業社會責任,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目標,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能源利用率,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太陽能走進千家萬戶。據悉,英利擁有“光伏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光伏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光伏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四個研發平臺,掌握了從高純硅材料制備、高質量晶體硅生長、超薄硅片切割、高效太陽能電池、長壽命光伏組件到光伏發電應用系統各個環節的核心技術,申請PCT國際專利13項,中國專利2056項,位居行業第一位。主編和參編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77項,其中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單耗標準,被國家發改委和海關總署共同確定為加工貿易一級國家標準。(能源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