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能電氣對其16 5億定增的第二輪審核進行了回復。而就公告來看,在此次回復中,產能消化、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市場拓展費用等為關注
上能電氣對其16.5億定增的第二輪審核進行了回復。
而就公告來看,在此次回復中,產能消化、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市場拓展費用等為關注焦點。
公告顯示,該公司此次擬募資16.5億元,用于“年產25GW組串式光伏逆變器產業化建設項目”、“年產15GW儲能變流器產業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年產25GW組串式光伏逆變器產業化建設項目達產后,將新增15GW分布式光伏逆變器生產能力。屆時其分布式業務產能將達到16.5GW。
與目前的僅1.5GW產能相比,達產后將達到16.5GW,自然而然的產能消化就成了關注焦點。
而就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上能電氣的分布式逆變器的產能利用率536.55%,較2024年大幅增加了166.02%。
盡管產能利用率大幅增加,但其產銷率大致仍然維持了與2024年同樣的水平,約為96%。
從表面數據來看,該公司確實有大幅擴產的理由,然而,需要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的“搶裝潮”,且分布式光伏又是其中的主力。
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并網光伏裝機達到了212.21GW,同比增加了109.73GW.
不過,數據同時也顯示,上述新增裝機主要出現在前5個月,尤其是4、5兩個月份。而從6月份開始,已經出現了大幅大降,當月僅為14GW ,7月份的新增并網裝機再次出現了下降,這似乎表明,國內下半年的裝機確實受到了較大影響,可能很難再恢復至上半年的超高規模。
來自業內的信息顯示,由于未來新增光伏電站的電價需要通過電力交易確定,在這種情況下,光伏電站收益率可能會出現下降。由此一來,電站投資業主將會進一步壓低包括逆變器在內的產品的采購價格,這意味著無論是從收入上,還是從凈利潤上,逆變器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對此,上能電氣表示,其已經將年產25GW組串式光伏逆變器產業化建設項目的計劃開工時間調整為2026年。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新能源電價改革帶來的影響將逐漸消失。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表示,假設其“年產25GW組串式光伏逆變器產業化建設項目”于2027年末投產1,經過3年產能爬坡期,于2030年完全達產,形成16.5GW的生產能力,以2024年5.39GW的銷量為基數進行測算,至203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20%即可完全消化16.5GW產能,產能消化壓力整體可控。
此外,該公司還公布了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數據,予以進一步證明其不會存在產能消化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上能電氣的分布式業務在手訂單約3.69GW,主要系平臺商訂單,按照目前發貨進度,預計于2025年底前完成交付,根據2025年上半年銷售情況及在手訂單,預計2025年度發行人分布式業務出貨量將持續快速增長。
上能電氣表示,根據2025年上半年銷售情況及在手訂單,預計2025年度發行人分布式業務出貨量將持續快速增長。
不過,在對產能消化問題的回復時,其可能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即逆變器的產能彈性問題。
以該公司為例,除了2022年較低外,在2023年、2024年均超過了100%,且逐年增加。即便以其2023年最低的268.16%為準,該公司達產后16.5GW的產能,實際的產量將超過40GW。
而就電易匯的數據來看,其他逆變器企業同樣存在產能利用率超過100%的情況,即實際產能將大幅超過名義產能,這無疑會導致產量出現大幅的增加,并最終影響到到產品的需求以及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