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西北電網多措提升高頻風險防空能力
2017-02-28 14:42:33
摘要:隨著特高壓直流的陸續投運,西北電網“強直弱交”特性日益凸顯,一旦發生特高壓外送直流閉鎖后安控拒動,將可能發生因頻率嚴重升高造成新能源和常規電源無序脫網的嚴重后果。

隨著特高壓直流的陸續投運,西北電網“強直弱交”特性日益凸顯,一旦發生特高壓外送直流閉鎖后安控拒動,將可能發生因頻率嚴重升高造成新能源和常規電源無序脫網的嚴重后果,因此作為電網安全穩定第三道防線的高頻切機防線凸顯重要。自2015年初開始,國網西北分部積極帶領相關專業科室和電科院的技術骨干組成聯合技術攻關小組,對原有西北主網高頻切機防線展開滾動研究。由于大電網高頻切機防線的研究實施在國內沒有相關標準可以參考,攻關小組從防控目標、設計原則、計算方法、實施流程等各方面進行逐條梳理,期間展開了大大小小近百次討論,進行了千余次仿真計算來驗證,利用一年時間形成了一套高頻切機防線實施的理論體系,為此項工作的后續開展奠定了基礎。
傳統高頻切機防線的配置不包含新能源機組,但針對西北電網新能源大規模集中接入的特點,西北分部提出了將新能源納入高頻切機防線的指導思想。然而將新能源機組納入高頻切機防線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現成經驗,如何將出力變化不確定性非常大的風機納入一個確定性的高頻防控體系中成了攻關小組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經過反復的討論、梳理和驗證,攻關小組研究確立了“火電保障基本切機量,新能源適度補充”的技術原則,在純火電高頻切機輪次中加入了部分高頻可切新能源機組,一方面減小嚴重故障時可能因新能源機組無序脫網帶來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減少同等故障情況下的火電切機量,使新能源機組納入高頻切機防線成為現實。技術攻關小組15個月內經歷了反復的修正和完善,先后修改了近十版成型的研究方案,經專家評審并匯報分部和國調同意后,于2016年6月完成了計及新能源的西北主網高頻切機防線優化調整最終方案。高頻切機防線共包括36個火電廠和13個新能源場站,涉及國調、相關省調、分中心直調電廠、高頻切機裝置廠家等多個單位。西北分部積極進行組織協調,每月定期召開專項協調會,歷經半年時間組織完成了防線內所有高頻切機配置點的裝置改造、現場調試、定值整定等投運準備工作,并且編寫了國內首個高頻切機防線運行管理規定,于2017年1月完成了整個高頻切機防線投運工作。
本項工作的實施為西北分中心積累了大電網高頻切機防線的寶貴技術和管理經驗,下一步,西北分中心將根據電網運行邊界變化,繼續做好電網安全穩定二三道防線優化調整,為西北送端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中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