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一家光伏企業被申請破產重整。根據棒杰股份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揚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州棒杰)已經被債權人江蘇普惠健
又一家光伏企業被申請破產重整。
根據棒杰股份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揚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州棒杰”)已經被債權人江蘇普惠健康體檢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重整。
值得關注的是,僅從名字上看,此次對其申請重整的為一家體檢公司。
而就公告來看,一些關鍵信息仍處于缺失狀態,包括其子公司對債權人江蘇普惠健康體檢有限公司的欠款金額以及二者的業務關聯等,仍然不得而知。
電易匯的數據顯示,揚州棒杰主要業務為topcon電池,并已經在2023年9月份投產。
根據棒杰股份公布的數據,2024年一季度,其光伏業務的收入為2.42億元,占其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3.4%。
具體到揚州棒杰,今年一季度,則出現了5000萬元的虧損。
負債上,則高達33億元,凈資產僅為2.88億元。
而就棒杰股份而言,截至一季度,其負債總額則為41億元,凈資產為10.68億元。
對于此次破產重組,棒杰股份表示,目前債權人向法院提交了重整申請,但以上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以及揚州棒杰是否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不過,如果法院受理債權人對揚州棒杰的重整申請,該公司可能面臨著承擔擔保連帶義務、投資款無法收回等風險。
就公告來看,在債務上,該公司面臨著兩大主要風險,一個是揚州棒杰7億元的借款擔保,二則是其對揚州棒杰5億元的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在投資上,該公司直接和間接向揚州棒杰投資5.05億元,已全部實繳到位。若揚州棒杰進入重整程序,將可能導致公司對外股權投資無法收回的風險。
此外,根據一季報來看,盡管光伏業務處于虧損狀態,但已經成為其第一大收入來源。而如果在揚州棒杰破產重整后,其光伏業務如何收尾,可能也是難題之一。
電易匯的數據還顯示,除了揚州棒杰外,棒杰股份還有另外一個在建光伏電池項目。而此次的破產重整,將對該項目帶來何種影響,也是未知。
根據電易匯的不完全整理,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光伏企業或者其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 包括ST聆達、ST中利、金剛光伏、ST愛康所屬的浙江愛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