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海:煤電領域煤炭消費峰值或將臨近
2018-10-17 11:18:51
摘要:作為現代能源系統的核心,電力行業一直是煤炭最主要的消費部門。在經濟步入新常態、能源系統轉型的背景下,如何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提高綠色能源消費占比?

作為現代能源系統的核心,電力行業一直是煤炭最主要的消費部門。在經濟步入新常態、能源系統轉型的背景下,如何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提高綠色能源消費占比?近日,記者采訪了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就電力行業控制煤炭消費的相關內容進行解答。
中國電力報:隨著煤炭行業去產能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煤炭價格也水漲船高,這對煤電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袁家海:2016年底以來,我國煤炭價格一直高于國家設定的500元/噸至570元/噸的“綠色空間”,而且將長期在高位運行。高煤價和低利用小時數將持續擠壓煤電的贏利空間。另一方面,電力市場化和雙邊交易要求發電降價讓利。2017年10家大型發電集團市場化交易平均電價為0.326元/千瓦時,比標桿電價低0.04元/千瓦時。市場交易電價降低、市場電量規模擴大導致煤電企業虧損并形成惡性循環。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在《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18》指出,煤電長期經營困難甚至虧損,極大地削弱了煤電清潔發展的能力。
煤電在背負著產能過剩、產能替代、可再生能源擠壓、經濟性惡化四座大山的同時,部分省份火電裝機限制出現放寬現象。近期的用電增長較為迅猛,是電能替代加速,新動能發力、舊動能未真正退出所導致的。隨著傳統高耗能逐漸退出,新興行業逐漸穩定成為主要電力消耗增長部門,全社會用電量將逐步放緩。用電增長較快就放寬停緩建政策,會加重煤電產能過剩,導致煤電虧損局面持續惡化。從推動電力行業低碳轉型和能源革命的角度來看,中長期更應該控制煤電規模,調整煤電定位,加快電源結構調整。
中國電力報:您認為電力行業控制煤炭消費的總體形勢是怎樣的?
袁家海:隨著非化石能源比重的不斷提高和電力消費增速趨緩,預計煤電領域煤炭消費總量在2020年達到峰值,預計是在13.3億噸標準煤。盡管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電力消費增速比較快,電煤增長也比較快,但是我認為這個范圍不會被突破。
從耗煤的情況來看,2017年電力行業的發電耗煤是12億噸標準煤,雖然說相對于2015年有所增長,實際上目前也是和2013年、2014年當時的歷史峰值水平12億~12.1億噸標準煤相當。到2020年我國差不多還有1億~1.2億噸標準煤的增量,但是這差不多就是我國電力行業用煤的一個歷史峰值。從2018年到2020年,如果在電力行業實施更加有挑戰性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比如通過需求側管理,可實現每年1000萬噸標準煤的節電量,并有效削減最大負荷以避免不必要的新增煤電裝機。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煤電的發電效率進一步提高。隨著我國新機組投產的規模越來越少,煤電清潔高效改造,已經基本上趨于結束,那么這種技術進步的空間會越來越小。我國平均供電煤耗已降低到309克標煤/千瓦時,低于“十三五”規劃中的310克標煤/千瓦時。后續通過技術手段提高煤電能效空間有限。
中國電力報: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應該采取哪些措施進行電力控煤?
袁家海:加強可再生替代,強化可再生電力消納是電力控煤的主要手段。“十三五”后期最重要的是要用更加市場化的手段,加速可再生能源去補貼和平價上網,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引導可再生能源高速增長,并把棄置率控制在5%以內。
在通過技術改造繼續降低供電煤耗空間有限的形勢下,利用市場機制實施經濟調度,讓高效率機組滿發多發、低效率機組轉向輔助服務靈活性服務,是進一步提高煤電機組效率的關鍵。最后,在環保壓力下持續推動清潔采暖和電能替代工作的同時,強化需求側能效,釋放更大的節電潛力,是電力消費超預期增長的背景下電力控煤工作的又一道堅強屏障。建議應逐步將電網公司節電目標從目前的0.3%分步提高到0.5%和0.8%,力爭在2020實現年節電500億千瓦時。通過上述措施,2020年發電用煤總量可控制在12.9億~13.3億噸標準煤。來源:國家能源報道 作者:于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