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熱發電發展現狀及趨勢
2017-04-24 11:28:30
摘要:在國內,中國石化走在了中國石油、中國海油的前面,新星石油公司作為中國石化新能源發展的一個平臺,經過10余年的不懈探索和實踐,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為國內地熱行業的領軍企業。
目前,中國地熱能雖是可再生能源中的小弟,在國內,中國石化走在了中國石油、中國海油的前面,新星石油公司作為中國石化新能源發展的一個平臺,經過10余年的不懈探索和實踐,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為國內地熱行業的領軍企業。在中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方面,江西華電電力的螺桿膨脹動力發電機的技術比較成熟,既可用于工業余熱廢熱回收發電,也可用于新能源發電。但地熱發電遇到的其他技術問題還很多,有時甚至是基礎性的,熱源探查技術落后,鉆探技術還不成熟,成井工藝方面也有待提高,有時需要打很多廢井才能找到熱源,增加生產成本,嚴重影響熱能的充分利用和熱源的使用壽命。綜合技術也十分缺乏,缺少懂地面技術又懂地下勘探的企業。
國家對地熱發電產業的支持仍不足,我國的地熱發電還沒有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未來規劃也不夠清晰。政府的引領和推動將是地熱發電產業發展的關鍵。地熱發電在國外大放異彩與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多國政府都在支持地熱能發展方面做出了努力。目前,我國對于地熱發電產業的扶持力度還遠遠不夠,并且存在政府部門重復管理、評價信息缺失、資源利用浪費、不合理開發等問題。
根據《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內容,“十三五”期間地熱能開發將拉動總計2600億元投資。在此過程中,將探索建立地熱能開發的特許經營權招標制度和PPP模式,并且將放開城鎮供熱市場準入限制,引導地熱能開發企業進入城鎮供熱市場。開展干熱巖開發試驗工作,建設干熱巖示范項目。大力推廣淺層地熱能利用加強地熱資源評價技術、高效換熱技術、中高溫熱泵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發,建設一批中低溫發電和干熱巖發電項目。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時期末期,將形成較為完善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體系和政策體系,并且完善地熱能開發利用市場機制,探索建立地熱能開發的特許經營權招標制度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在“十三五”期間,希望中國的地熱發電技術更上一層樓。在政策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在政府管理方面,盡快協調各方管理;在技術上我國應該協調多方力量,讓中國地熱發電產業蓬勃發展起來。(天拓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