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陜西神渭煤炭管道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 3月,注冊資本10000萬元,隸屬于陜煤化集團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神渭管道輸煤項
陜西神渭煤炭管道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 3月,注冊資本10000萬元,隸屬于陜煤化集團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神渭管道輸煤項目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省委、省政府“三個轉化”戰略任務,打造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規模化、園區化、上下游一體的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合理轉化,實現傳統煤化工產業升級,打造煤炭—煤化工—精細化工產業鏈,構建新型物流體系,提高煤化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舉措。
工程概算總投資73億元,年輸煤量1000萬噸。線路全長727公里,縱貫陜西北部和關中地區,北始于神木縣紅柳林煤礦,南止于渭南市臨渭區、華縣,途經神木縣、佳縣、榆陽區、米脂縣、綏德縣、清澗縣、延川縣、延長縣、宜川縣、黃龍縣、白水縣、澄城縣、蒲城縣、臨渭區、華縣、臨潼等16個縣區,涉及榆林、延安、渭南三個地市。主干線至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兩條支線分別由蒲城縣至渭化及陜化。主管道(神木-蒲城) 管徑采用φ610和φ559兩種,φ610管道長度約為520km,φ559管道長度約為72km,渭化支線管徑為φ323.9,陜化支線管徑為φ273.1。管道全線采用變壁設計。線路用管外防腐采用聚乙烯三層復合結構防腐。
管道線路經過地貌為河谷川地213km,黃土塬峁溝壑地308km;微丘地形206.4km。全線共有穿(跨)越工程634處,其中隧道60座、穿越鐵路27處、省道以上公路124處、縣道以下公路236處、河流22處、溝渠45處、堤壩9處、管線114處(部分分類有相交)。管道全線采用溝埋敷設方式。沿線河流大型穿越主要是渭河穿越,其中渭化支線穿越長2800m,陜化支線穿越長2310m,穿越方式均為定向鉆穿,地質條件極為復雜,是我國第一條輸煤管線,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輸煤管線工程。
除神木首端、陜化終端、渭化終端外,管道沿線共設置5個中間泵站(包括蒲化終端)。首端包括制漿廠、首泵站、供水系統儲水池等,沿途分別在佳縣、清澗、延長、黃龍建立四個中間泵站,終端6號泵站設在蒲城,包括16座ø24m儲漿罐、泵房、脫水車間等。工程預計2011年6月開工建設,2013年4月建成投產,根據終端用戶的不同,分別分配給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300萬噸/年、渭河煤化工集團180萬噸/年和陜西陜化煤化工有限公司120萬噸/年,投產后年銷售收入580000萬元,年利潤總額68077萬元,投資回收期8.6年,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一種安全高效、技術先進、節能省地、潔凈環保的運煤方式,對我國煤炭運輸方式是一項巨大的創新實踐,具有劃時代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