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祿慶,1945年11月生于江蘇句容縣。1956考入句容縣中學初中部;1959年9月考入句容縣中學高中部。1962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68年2月畢業后分配到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從事輻射防護、軍用核動力陸上模式堆運行工作。1978年9月考取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院研究生,1981年5月獲工學碩士學位。1981年6 月被核工業部選派赴西德慕尼黑技術大學物理系進修,從事西德第一座研究性反應堆( FRM-2 )換代緊湊堆芯中子物理方案設計工作。 1986 年 7 月獲理學博士學位。 1986 年 9 月回國后調任武漢核動力運行研究所副所長,主管科研生產工作,負責并圓滿完成我國進口的第一座商用百萬千瓦級大亞灣核電廠蒸汽發生器役前檢查任務,確定了該所在核電廠役前和在役檢查方面的地位;領導研制開發成功我國第一座自主建設的秦山核電廠原理性模擬機。 1991 年 11 月被選派赴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代表團任一等秘書,負責核電與核安全方面的事務。 1994 年 10 月離任回國,任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核電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負責秦山三期重水反應堆核電機組引進談判工作,以及國產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的標準化設計工作。與此同時,負責軍用核動力科研攻關技術協調工作。 2004 年 8 月負責籌建中核集團軍工部,任軍工部副主任(正局級)、中核集團高新工程辦公室主任?,F任中核集團公司科技委常委。
曾多次參加國際會議并發表文章,有英、德文譯著。曾任電力百科全書核電和新能源卷第一版編委、第二版副主編。 1994 年被評為研究員, 2002 年獲政府特殊津貼獎勵。